目前分類:這些疾病讓你鬼見愁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口腔潰瘍

1.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

2.一般6至9次潰瘍面即可收斂。

二、痰多咳嗽

1.用生薑15克煎湯,加白糖適量溫服

2.早晚各1次,可治痰多咳嗽。

三、感冒頭痛

[ 轉自365知識網http://www.zhishi365.com/ ]
1.將雙腳浸於熱薑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為宜。浸泡時可在熱薑水中加點鹽、醋,並不斷添加熱水,浸泡至腳麵發紅為止。

2.此法對風寒感冒、頭痛、咳嗽治療效果顯著。

四、牙周炎

1.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

2.如果喉嚨痛癢,可用熱薑水加少許食鹽代茶飲用,每日2-3次。

五、偏頭痛

1.當偏頭痛發作時,可用熱薑水浸泡雙手。

2.大約浸泡15分鐘左右,痛感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六、面部暗瘡

1.用溫熱薑水洗臉,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

2.此法對雀斑及乾燥性皮膚等亦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七、腰肩疼痛

[ 轉自365知識網http://www.zhishi365.com/ ]
1.在熱薑水裡加少許鹽和醋,用毛巾浸水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

2.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

八、腳臭

1.將腳浸於熱薑水中,浸泡時加點鹽和醋,浸泡15分鐘左右;

2.抹乾,擦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九、齲齒

1.每日早、晚堅持用熱薑水漱口1次,並每日代茶飲用數次。

2.此法對保護牙齒、預防和治療齲齒頗為有效。

[ 轉自365知識網http://www.zhishi365.com/ ]
十、醉酒

1.用熱薑水代茶飲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體內酒精。

2.還可在熱薑水裡加適量蜜糖,可緩解或消除醉酒。

本篇文章轉載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發信告知,會立即進行撤除。

 

 

 

健康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鼻炎偏方:
皂角15克
瓜蒂30克
白芷10克
川芎5克
克細辛5克
金銀花10克
克麻黃10克
辛夷10克
蒼耳子10克
石菖蒲5克
共研細粉過百目篩,備用

鼻炎使用方法:取藥粉適量(大約0.3至0.5克)吸入鼻中,鼻炎頃刻間會連續打噴嚏,過一會會有大量黃色液體流出,每週做一次或兩次。

本篇文章轉載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發信告知,會立即進行撤除。

 

 


健康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香港接獲一宗埃博拉病毒急性傳染病疑似個案,一名早前到非洲肯尼亞遊玩的女子,週一返港後出現發燒、頭暈及嘔吐等類似埃博拉病毒的初期症狀急性傳染病。但香港特區政府昨日表示,暫時未收到任何懷疑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急性傳染病病例。

埃博拉,被稱為“黑非洲瘟疫”,是一種惡性傳染病。目前對於如此可怕的惡性傳染疾病,人們仍束手無策,此次埃博拉病毒捲土重來甚至引發了國際範圍內的恐慌,一航空公司已經暫停飛往西非兩國航班。

縱觀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人類一直在與傳染病鬥智斗勇,而與傳染病的每一次交手都會對人類的社會、經濟、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曾經改變了世界的傳染病有哪些?那些令人聞之色變的傳染病,如今離文明世界有多近?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惡性傳染病

埃博拉病毒早在1976年便被發現、命名,迄今已經歷過至少三次大規模流行和十多次中小型流行,造成非洲數以千計人死亡。感染這種惡性傳染病的患者,會高燒、肌肉疼痛、全身無力,上吐下瀉,隨即出現內外出血不止、器官衰竭甚至溶解等可怕症狀,死亡率有時高達9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惡性傳染病。埃博拉感染者的可怕症狀,曾讓許多目睹者觸目驚心,並且被多部商業電影大肆渲染。

在進行病原實驗時,有一項重要的指標叫做生物安全等級,一共4級。等級越高越危險,防護也越嚴格。艾滋病毒是2級;非典病毒一般是3級,而埃博拉病毒是4級。目前已知的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觸到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體液,或者接觸被感染對象的屍體。埃博拉病毒的潛伏期從2天到21天不等,迄今尚未有確認的通過空氣傳播的情形。

從今年3月起,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等地再次爆發,迄今已造成672人死亡,逾1200人被確診感染。而近一周來,WHO已在非洲最大城市、擁有2100萬人口的尼日利亞拉各斯發現了疑似感染病例和疑似感染死亡病例,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宣佈在美國已發現兩例疑似感染患者。

令人扼腕的是,7月29日,西非埃博拉疫情塞拉利昂凱內馬防治中心首席醫生奧馬爾·汗(Omar Khan)也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不幸病逝。



●黑死病曾消滅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改變了歷史進程

在過去兩千年裡,三場大規模的鼠疫給世界帶來了任何一場戰亂或傳染病都無法比擬的空前絕後的社會和經濟動盪。

最慘絕人寰的當初第二場鼠疫。這場被後世稱作“黑死病(Black Death)”、“大滅絕(Great Dying)”或“大瘟疫(Great Pestilence)”的浩劫肇始於1346,它殺死了中古時代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其造成的人口損失要一百五十年才得以恢復。

第二場大瘟疫是由第一場瘟疫(查士丁尼瘟疫)中殘留下來的微生物源引起的。佛羅倫薩在那些年裡遭受了最沉重的打擊,因此黑死病有時也稱“佛羅倫薩瘟疫”。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作家喬萬尼·薄伽丘目睹了當時的情形:“鼻血是死亡的前兆;男人和女人先是在大腿內側和腋下生出無名的腫塊,有的像蘋果和雞蛋一樣大… …腫塊從這兩處地方蔓延到全身;然後出現黑色斑點,尤其是手臂和大腿上,密密麻麻;幾乎所有出現症狀的人三日內必死,僥倖活著的人聚集到安全的房子裡,把自己關起來,小心翼翼地苟活。”十四世紀這場鼠疫的可怖情景被生動地記錄在一大批藝術作品裡,如尼德蘭畫家老勃魯蓋爾的《死神之凱旋》,薄伽丘的故事集《十日談》,和加謬的小說《鼠疫》,更有二十世紀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的《第七封印》。

黑死病帶給社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兩個字:癱瘓。羅馬天主教廷在災難降臨時的束手無力使其在人心中的權威開始動搖,民眾對基督教信仰開始失去信心,他們加入了許多似乎在瘟疫之後出現異教組織。可悲的是,公眾對疾病的無知致使城鎮裡的陌生人、麻風病人、乞丐、窮人、妓女、還有猶太人成為散播瘟疫的“罪魁禍首”。這之中最駭人聽聞的莫過於對猶太人的怪罪和大規模迫害。大批的猶太人聚居地被滅絕,猶太人像動物一樣被斬殺。在斯特拉斯堡,1349年2月14日一個晚上就活活燒死了當地半數的猶太人。

商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因為人們互不信任。“在曠日持久的包圍之時,賈尼別克領導的蒙古軍隊遭受到了這場災難,為了傳染城裡的居民,蒙古兵向城鎮發射因該病而死的人的屍體。這些事之後,並不難看出為什麼。所以當時城市之間相互失去了聯繫而且花了幾個世紀的時間才再次恢復。

正打得不可開交的英法兩國(百年戰爭)不得不於1349年商議停火,原因是沒有足夠的健全男人補充軍隊。在人煙稀少的地區,士兵這個行業的收入是最高的。兵源的減少迫使人們改進武器技術,配備具有更大殺傷力武器的士兵可以成功地對付數量上佔優的敵人。

當然,黑死病也給歐洲的社會、醫學和文化帶來了變革:采邑制度開始衰落,勞動階層的流動性增強,商人和工匠們的地位提高,從而促進了行會的建立;它使財富得以重新分配,導致經濟的多樣化;人們重新審視了傳統的蓋倫派醫學理論,點燃了現代傳染病學理論的火種;文藝復興的萌芽開始孕育。藝術家的作品中不再是宗教形像一統天下,悲觀和抑鬱的情緒,贖罪和死亡的主題成為這個時期的重要題材,以至後來才發展出歌特式的風格。

時至今日,大規模的鼠疫已少有發生,但鼠疫仍然時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在中國鼠疫和霍亂一起被列為甲類傳染病。也就是過去人們所知的1號病。

在中國的西部少數省份,腺鼠疫和肺鼠疫仍可能散發流行,甘肅更是歷史上鼠疫流行嚴重的省份之一。2013年7月17日,甘肅省玉門市發現一例鼠疫病例,患者已經死亡,151名接觸者已全部隔離。



●文明的殺手:天花幫助殖民者征服美洲

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極易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病人發熱,全身出現丘疹進而感染,呼吸道、消化道及各種內臟器官都會受到損壞,並可能並發肺炎等。天花不但病勢凶險致死率高達25%-40%,而且傳染性特別強,病人的衣物被褥也有可能傳播病毒。

16世紀,世界航海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殖民統治、掠奪和殺戮的歷史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貪婪成性的殖民者不會沒有想到,天花也隨他們漂洋過海,成了他們踐踏當地人最厲害的武器。

當西班牙殖民者進攻阿茲特克帝國(現在的墨西哥)時,其軍隊人數少得可憐,阿茲特克人群起激憤,在首領的指揮下頑強抵抗。由於雙方兵力懸殊,西班牙人已無法與聲勢浩大的阿茲特克抗衡。但西班牙人帶來的天花病毒就在這個時候暴發了,一名阿茲特克戰士感染天花病毒後,這種病毒在毫無免疫力的印第安人群裡迅速傳播起來。隨著天花病毒的蔓延,將近三百多萬印第安人變成它的犧牲品。而最讓當地人迷惑不解的是自己的隊伍因感染這種疾病死傷無數,對方卻絲毫不受影響。短時間內,天花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帝國最後不攻自破。除了天花之外,其他病菌及病毒也跟著廣泛流傳,讓印第安人雪上加霜。

據專家分析,美洲因為地形及氣候的關係,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缺乏可被馴服為家畜的大型哺乳類動物,所以幾乎沒有畜牧業,原住民是在歐洲人入侵後才首次看到馬這類動物。他們沒機會通過與家畜接觸,逐漸培養起對這些普通傳染病的抵抗能力,所以當病毒隨著殖民者入侵時,簡直是天大災害,毫無抵擋之力。



一些歷史統計認為,天花曾至少造成1億人死亡,另外2億人失明或留下終生疤痕。伴隨著全球性疫苗接種運動,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徹底消滅。全世界至今未再出現天花病例。

目前,世界上最後兩個天花病毒樣本分別被保留在了美國和俄羅斯。人們一直在討論是否要將這最後的兩個樣本銷毀。但直到今年5月份的世界衛生大會,人們依然無法取得共識。



●流感:人類歷史上死人最多的急性傳染病

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死人最多的急性傳染病是什麼?標準答案:流行性感冒。

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陷入自相殘殺之中,有一千多萬人被同胞奪去了生命。然而,就在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場流感爆發,在1918-1919年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這就是上世紀人們聞之色變的西班牙流感。

1918年3月,西班牙流感首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很快又傳播至底特律等3個城市。不到一年時間席捲全球。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並且多為青壯年,連西班牙國王也未能倖免,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比起真正的戰爭,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似乎更加令人殫精竭力、死傷慘重即使在費城這樣一個現代化大都市,牧師們也不得不像中世紀肺鼠疫肆虐時那樣,趕著馬車在街上吆喝,讓那些躲在緊閉的門後、膽戰心驚的人們把屋子裡的屍體搬出來。這場大流感使得1918年費城衛生系統全面崩潰,醫院爆滿,拒收病人。

科學家和醫學家開始日以繼夜地研究,但是對於當時的科學家來說,要想找到流感的元兇基本上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時,人們還搞不清流感是由細菌還是病毒引起的,也不知道遺傳物質DNA和RNA的存在(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大流感結束後的數年間,許多科學家以流感桿菌為研究對象,但這些研究幾乎一無所獲。其中美國細菌學家埃弗里在對流感桿菌的研究日益走向死胡同之際,把全副精力用在了對流感並發症肺炎以及肺炎球菌的研究上,這導致了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埃弗里最終找到了遺傳物質DNA。

1933年,英國3位科學家才分離出第一個人類流感病毒,並命名為H1N1,從此人們才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造成。

西班牙流感之後,1957 年又發生了亞洲型流感,導致100萬人死亡,病毒來源據信為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在豬身上進行基因交換產生了新型病毒。1968年發生了香港型流感,導致75萬人死亡,病毒來源據信為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再次發生變異。

隨著醫學日漸發達,一些癌症的死亡率開始下降,但流感造成的死亡率卻沒有任何下降。流感病毒的變異,加上一些亞型流感病毒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沒有再出現過,導致沒有人接觸過這些病毒。這些病毒一旦暴發,所帶來的危害不亞於一次大規模的生物襲擊。《大流感》的作者巴里悲觀地認為,新的流感大流行幾乎無法避免,它的到來只是個時間問題。



●非典記憶:中國公共衛生防禦體系之痛

“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的口號言猶在耳。對中國人來說,非典是一場揮之不去的傷痛記憶。

2003年春節前,廣州,一粒粒肉眼看不見的病毒在空氣中傳播,吸入肺部會出現發燒等症狀,就會被“隔離”至死神的門前。

市民們通過短信、電話,紛紛向外傳說著這粒病毒的可怕,談論這種“怪病”。後來,醫生將它命名為“急性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英文名“SARS”,人們叫它“非典”。

2003年3月,“非典”病毒不可避免地開始從廣州往外擴散,香港和北京先後出現“非典”病例。3月25日,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葉欣殉職,成為抗非典戰鬥中第一位被患者傳染而犧牲的醫護人員。4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公開批評了北京的疫情報告系統,認為北京只有少數醫院每日匯報SARS病例,並派出專家組赴京考察。4月11日,北京重新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疫區。4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宣布,病毒已經找到,正式命名為SARS病毒。4月20日這一天,應該寫進歷史,標誌性的事情包括:(1)北京非典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例,較之前一天成倍增加。(2)有關部門明確提出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及時發現、報告和公佈疫情,決不允許緩報、漏報和瞞報。衛生部決定,原來5天公佈一次疫情,改為每天公佈。(3)非典被列入中國法定傳染病。(4)由於防治非典不力,衛生部長張文康、北京市委副書記孟學農被免職。

4月21日到4月底,北京非典疫情非常嚴峻,最高一天新增病例達150多人。直到2003年中期,非典疫情才被逐漸消滅。2013年8月16日,衛生部宣布中國非典型肺炎零病例,至此,中國共確診非典型肺炎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為了抗擊這場突如其來又不辭而別的非典疫情,中國總共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已無法準確統計。

“非典”是一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政府在管理體系、信息公開、綜合協調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原有積弊在“非典”危機中暴露得一覽無遺。它帶來重大警示:一個沒有足夠強大公共衛生體系的城市,從一定程度上說,是一個安全設防不嚴密的城市,難以抵禦各種嚴重傳染性疾病等生物因素的侵襲。



●傳染病不曾遠離人類,救人即是自救

傳染病並不曾消失。它只是潛入了地下,就像殘留在樹根處燃燒的林火,慢慢積聚,變化,適應,磨礪自身,觀察著,等待著,伺機死灰復燃,燃起熊熊大火。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與名目繁多的傳染病鬥爭的歷史,正是在一次次與疾病的鬥爭中,人類的醫學逐漸發達,公共防禦體係也日臻嚴密和成熟。

以中國為例,2003年的非典充分暴露了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的不足。非典之後,中國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又根據此部法律制定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丙類傳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黑熱病等。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絡報告;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除了建立良好的公共衛生防禦體系和上報體系,人們還應該反省自身的漠然態度。埃博拉病毒由於病毒毒性過於猛烈,感染者往往未及傳播便已死亡。這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這種病毒從黑非洲向其他國家傳播,因此人們對埃博拉視若無睹。專欄作家陶短房說:在某些人看來,非洲是蠻荒之地,非洲人是野蠻落後的種族,埃博拉這樣的惡性瘟疫在他們中傳播,是他們自己的事。針對埃博拉投入過多精力,去研發療法、疫苗和特效藥,需要的黑非洲患者買不起,“文明人”買得起卻不需要,這樣的賠本生意,又何必去做?

別以為他人的不幸總是離自己很遠,人類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今天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依然貧困、落後,無力單獨對抗病魔,國際組織、志願者的力量也相當有限,需要國際社會更多的關注、幫助和投入。這不僅是為了救當地人,也同樣是為了自救。曾幾何時,“文明世界”也將同樣源於非洲的艾滋病當作他人之痛癢,最終自己卻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本篇文章轉載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發信告知,會立即進行撤除。

 

 


健康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